Clicky

很角色週報77期 - 很角色週報
 
會員登錄
帳號:

密碼:

記住我



忘記密碼?

現在註冊!
好站相連
人氣797
tough-guy - 很角色週報77期 | 2012-12-13 05:47:26|

10版   啊!多麼痛的領悟

   防災豈是後知後覺?

 

    市長候選人陳菊在競選總部成立以及慶祝河川節時唱起了高調,說什麼要以敬天畏人、尊重大自然的心態,整治大高雄水利,未來要成立水利局,和中央共同治理河川,同時不會因推動城市美學,而忽略河川整治。飽受919災害之苦的市民的立即反應,認為這些話是否說得太慢了,根本就是在放「馬後炮」。別忘了「八成責任在中央、二成責任在老天」,陳菊市長錯不在你,成立「水利局」這等大事也不由妳費心了。

   更多人質疑,一位稱職市長,要有未雨綢繆的能力。後知後覺,災後才說要治水,要成立水利局和中央共同治理河川。此時災民哀嚎一片,「事後諸葛」於事無補,「說的比唱的好聽」,市民怎麼聽得下去,919在午後夢迴,陷入強風暴雨吹襲,心驚膽怯、噩夢環繞不去的痛苦中,陳菊想事後補救,災民根本「無福消受」。

   陳菊的確擅於唱高調,既然要尊重大自然,那她為甚讓愛河中游、後勁溪的排水系統,一經疏濬就捅出了天大紕漏。因河流被縮小了,暴雨成災,一時難以排洩,導致河水四溢、積水成災。

   既然,明知治水的重要,為何不在一上任時就成立水利局,通盤和當時民進黨執政的中央政府共同合作治理河川。颱風前,明知防災的重要,為甚麼斷然拒絕參加馬英九總統親自召開的防災視訊會議;災後,又在第一時間,將災害發生責任往中央推,那句迄今都還令人噴飯的那句「中央該負八成責任」的話,陳菊又如何收得回去?

    走過風雨見識陳菊三部曲

   919是「天災」,但更是「人禍」,早被確認。陳菊迫於輿情,各方交相責難,才在萬般無奈下坦承「市長要負責任」,輕忽災害防範於前,災後推卸責任,到了火燒屁股,推無可推才認錯擔責。如今忽然清醒了,才知道大自然是違逆不得,一定要尊重。而治川防洪也不是市府那批人能辦得了的事,眼高手低,能力不足,早該有自知之明,但這些官員沒有一個人為919災害事件下台。陳菊競選總部成立,她率文武高官暢談「領悟」心得,說甚麼走過風雨挑戰,感受到更要尊重大自然,未來要成立水利局,與中央共同治理河川。回憶災前到災後,陳菊的言行面對「既有今日,何必當初」。前後表現不一,自相矛盾,市民又如何相信她會是一個稱職的市長,對市民來說這是一個「啊!多麼痛的領悟」。 

   從陳菊災情災後的言行,市民可以領教她的919風災的表態「三部曲」,她的作為瑕難掩瑜。這個「三部曲」,由919來襲前,一派輕鬆無事,倡言風和日麗,有甚麼好緊張。別怕,一切有她在,這是輕忽災情,錯判情勢,在919災害中她寫下的第一部曲。

    謊圓不下去了才面對現實

    等到919當天,天災驟降,強風暴雨,因市府團隊應變失策、防災工作漏洞百出,而更要命的是,為了體會民主黨主席蔡英文那句救災累了,要稍睡片刻,此乃人性化的必要,陳菊就在市民飽受淹水之苦求救無門時,忘了甚麼是「苦民所苦」,失蹤的三小時,在國民黨議員的追、追、追下,陳菊團隊還一再強辯「當時在巡視災區」,硬拗了八天,才被迫坦承三個小時留在官邸,還「小睡了一下」,成為說謊的市長,但仍然堅持災情「責任八成中央負責」。這個由硬拗到推責,再轉折為坦承「睡覺」到「市長要負責任」,陳菊一路走來搖搖擺擺,扭扭曲曲中寫下「第二部曲」。

   等到陳菊那位「護主心切」,也在災害時「睡覺」的副市長李永得,上演出「坐鎮指揮,鐵證如山」的醜態劇碼後,當天便被「主子」拆穿西洋鏡,又多了一個會說謊的「副市長」,大勢演變真箇是鐵證如山。這時,陳菊不得不認命,不能繼續再硬拗。她終於「領悟」讓我把自己看清楚,原來要圓一個謊言就要說更多的謊言,圓不下去了,只好面對現實,除了負責,還是負責。

    於是,在競選總部成立時,以及在河川節慶祝大會上,她做了最大幅度轉變。坦白承認「走過風雨挑戰」,才感受到更要尊重大自然,未來縣市合併,要成立水利局,並要與中央共同治理河川。末了,她還加上一句「要照顧市民生活」的「第三部曲」。

    治水四年莫非繳白卷

   看完陳菊的三部曲,市民這時才明白市長為何有了這麼大的轉變,表面上看像似亡羊補牢,實質上,更多人認為,尊重大自然,這個道理很淺顯,任何人都瞭解,不能因為才歷經919風災煎熬,有了深切「領悟」後,才有此體驗。作為一個市長,陳菊的反應顯得太遲鈍了,對災民來說似乎很難交代。

   治水防洪,本來就是政府一體承擔,從中央到地方都要攜手合作,陳菊在凡那比造成嚴重災情後,才有了該成立水利局要和中央合作治理河川的認知。若不是這場災難,陳菊市長可能永遠領悟不到治水、防洪、防災的重要性

   919平白奪走一條女大學生寶貴生命,數萬市民飽受災情慘重之苦,市長大人才恍然大悟,這個「遲來的領悟」,絕不可能以「遲鈍」二字來掩飾,災前災後其荒腔走板的作為造成重大的失誤,有人不禁要問,四年來這個市長究竟在做甚麼?治洪防災這些市政工作難道都繳了白卷不成?現在才提出如何補救之道,難道是在「硬架著市民上架」,再給她一次機會不可。,萬一市民要「另找高明」,陳菊市長現在開出的治水防洪「政見」會不會胎死腹中,11月底就能見真章?

   成立水利局就是萬靈丹?

    當然,有了這次慘痛教訓,未來合併後的高雄都領導人,大概不會再重蹈覆轍,陳菊團隊事後的補救藥方,是否真能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,光成立一個水利局,恐怕不見得是萬靈丹,牽涉問題既大也複雜。侃侃之談,只可當參考,不足以成事,市政團隊官員的心態是關鍵。倘未來團隊仍是一派政治傲慢心態,輕忽、漠視,尤其以意識形態治市,只分藍綠,不分是非,輕重緩急不管,再好良方,還是無濟於事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/風信子

 


 

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

新聞搜尋
Copyright by Toughguy.tw